静脉输液并发症
穿刺失败
1、刺破静脉
2、穿刺技术不熟练使导管尖端受损
3、穿刺过度刺破静脉后壁
4、仅将针尖刺入静脉而外套管尚在静脉壁外至送管失败
5、穿刺角度过小,静脉壁划伤
渗出/坏死
1、症状及体征
2、触痛、肿胀
3、皮肤紧绷、发亮
4、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输注液体低于体温局部微循环障碍
5、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
6、穿刺点渗液
预防
1、选用材料柔软的留置导管;
2、稳定固定,对老年患者加强固定;
3、正确选择穿刺部分并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4、正确的穿刺技术;
5、严密观察,及早判断;
6、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7、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静脉炎那些事儿
概念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的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时要将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输注入静脉中或在静脉内放置时间较长的硅胶管,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临床分型
红热型:沿静脉血管走向区域发热;肿胀及疼
栓塞型:沿静脉走向处变硬,呈条索状硬结;外观皮肤有色素沉着,血流不畅伴疼痛
坏死型:沿静脉穿刺部位疼痛加剧,皮肤发黑坏死,甚至深达肌层
化学性静脉炎
相关因素
1、PH值药物因素
2、渗透压药物因素
3、血液稀释不充足
a、与输液速度有关
b、小静脉、粗导管
4、消毒剂未干
5、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1、手背及前臂静脉1-95ml/分
2、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
*锁骨下静脉1-1.5L/分
*上腔静脉2-2.5L/分
预防
1、充分的血液稀释首选
2、合理酸碱溶液稀释
3、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4、加大溶液稀释量
5、减慢输液速度
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
物理刺激所致
相关因素
1、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
2、导管在相关部位
3、过度和不合理的活动
4、固定不良
5、在更换敷料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
6、过大导管型号,细小静脉
7、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
8、送导管速度过快
9、微粒物质:剥离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为充分溶解的微粒物质。
预防
1、选择柔软材料的留置导管
2、避开关节部位穿刺
3、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减少移动
4、必要时使用手臂固定托或其他固定辅助工具
细菌性静脉炎
原因
感染最早出现的静脉炎(<2%)
相关因素
1、洗手
2、无菌技术
3、皮肤消毒
4、连接口消毒
5、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6、剃毛
拔针后静脉炎
原因
感染所致
相关因素
1、老年人皮肤肌肉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
2、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
预防
1、选择导管柔软的套管产品
2、避免关节部位穿刺
3、拔针后及时消毒
4、老年人特别注意伤口防护
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
血管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1、反复穿刺
2、穿刺不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栓子
3、封管技术不当,造成血栓形成
预防
1、熟练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2、掌握进针速度与角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3、理解并掌握封管技术
来源:ICU护理之家
- 上一条:感染性休克的护理知识
- 下一条:医疗垃圾:这样分类和管理!
- 不只是头孢,服这7类药物时饮酒也可致死! 2025-04-30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025-03-31
- 减肥等于节食? 2025-02-26
- 过年期间大鱼大肉吃多了,如何缓解不适呢? 2025-01-21
- 术后为什么要早期下床活动呢?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