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循环的专业性临床治疗方法,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主要措施,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操作。能否“一针见血”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老年人基础疾病多,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易滑,弹性差,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加上输液的疗程时间长、药物的理化性质复杂等因素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做好这一特殊人群的静脉输液护理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中。
输液前的准备
首先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若需要静脉滴注抗生素类药物者,指导他们注意饮食,尽量避免空腹输液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其次提醒患者输液前排尿,对行动不便者给予必要的帮助,并根据情况和患者的意愿调整好卧位或半卧位利于穿刺及固定;再者告知患者本次治疗输液的天数、每次输液的时间、药名、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还可举例分享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认真核对医嘱和治疗单,二人查对无误;仔细检查输注的药物,包括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有无沉淀物及瓶身有无裂缝;在配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配伍禁忌,药物现配现用,加药时一人一针一筒,配药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及药物的半衰期做到安全合理有效配药,配药完毕在输液瓶上注明配药时间。
穿刺前护理
穿刺前一定要保证留置针经过严密的消毒处理,并做好对老年的心理护理工作,主动向家长解释静脉留置针使用的目的、方法、留置时间及其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要详细的告知老年家属,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针对年龄较大的老年,最好多表扬和夸赞,让老年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勇敢的精神,接受留置针静脉注射。
其次,在穿刺前要对皮肤局部位置进行彻底消毒处理,拔出留置针针头的过程中要确保外套管与针头之间无粘结,应选择血管直径大、且易穿入的部位。
其次,在穿刺时应及时的排出留置针管内部的空气,采用六部洗手法洗手,防止感染留置针。
环境及体位
在留置针静脉输液穿刺前期,应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光线充足,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提供基本的环境条件。例如选择上肢或者下肢静脉留置针注射时,应尽量保持仰卧,尽量选择外侧肢体进行注射。
留置针管的型号应合适
应选择无瑕疵,包装完好的留置针,拆除包装时应详细的查阅是否有保质期、生产日期、商标等基本标识,保证留置针的质量。
此外,在老年穿刺血管的选择时应注意合适性。例如在不大于80岁的老年应选择头皮静脉注射,如额正中静脉、耳后静脉等部位血管进行穿刺;对于大于70岁,甚至更大的老年应选择充盈性较高的血管,如手背静脉等。
穿刺技巧
(1)首先要对老年的血管条件进行有效的评估处理,血管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粗直、血管流量大、血管自身条件好的静脉,如头皮正中静脉,从本文的98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观察中得出,手背皮肤部位进行留置针的注射效果较好,从老年的年龄判断上,75岁以下老年留置针注射效果较好,穿刺成功率更高。
(2)穿刺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可让家长配合播放活泼、可爱的音乐或者手机铃声,或者提供老年患者喜欢的京剧,以吸引老年的注意力,减轻老年的心理恐惧。打开留置针,并挤压掉内部的空气,然后及时的松动留置针的外套帽结构。在实际穿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利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紧绷和固定穿刺点部位的两端,并选择使用右手,在合适的体位下,捏住留置针的针头部位,针尖斜上15?~30?,从血管皮肤的上方缓慢进针,回血出现后,应沿着血管方向将针头再往里进1cm~2cm,接着利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对枕芯进行固定,并选择使用3M透明粘贴粘住针芯和皮肤,固定牢靠,食指轻轻弹针管的背侧面,并控制外套管送入的速度和位置,左手紧固穿刺血管,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此时,需要要注射器注入2-3滴生理盐水,以封管处理,并观察1min左右,如果穿刺皮肤部位无隆起且无不舒适,则证明穿刺成功,否则需要重新穿刺。
输液护理
在输液药物的选择及输液顺序的选择上,应以高渗性或者刺激性强的药物为首位,然后再输入等渗透性或者刺激性相对较小的药物。在输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巡视次数的增加,观察老年患者穿刺位置及其局部皮肤位置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现象,并及时的询问老年是否存在不适性,进而防止药物液体渗入到皮肤的下部组织中。如果存在以上现象的发生,则需立即拔针处理,并重新穿刺,建立新的输液管路通道。
封管护理
选择使用正压封管法,具体护理流程:封管即利用注射器注入5ml左右生理盐水,封管间隔一般在8h左右,在每次输液结束后,选择使用5~10ml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处理,封管推注的过程中,速度应缓慢,推注操作快结束后,要首先夹紧留置针的活塞,然后选择拔针处理,同时对应留置针的活塞结构一定要与活塞夹的关闭位置具有一致性,尽量靠近留置针延长管的起始端部。
遵循“稳准轻”护理原则
护理人员应按照“稳准轻”护理原则。力争每次穿刺都一次成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对于穿刺不成功,已经发生皮肤血肿的老年,要立即停止穿刺,选择冷敷、热敷交替的护理方法,减轻患者反复穿刺后此部位的疼痛感。同时要对老年进行安抚。
遵循“实事求是”护理原则
护理人员应严格的按照穿刺部位的弹性、血管的大小及流量大小等,选择合理的穿刺血管皮肤部位,此流程应实事求是,不能够随意选取,一定不要在同一位置进行反复多次穿刺,避免在老年受伤的关节或者受损的神经位置进行穿刺,要及时的告知老年家属及时叮嘱,避免长时间的站立和卧坐,并合理控制膳食。
文章来源:ICU护理之家
- 上一条:您出现了痛风,你知道怎么饮食吗?
- 下一条:留置导尿管的几种护理问题和处理方法
- 不只是头孢,服这7类药物时饮酒也可致死! 2025-04-30
-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025-03-31
- 减肥等于节食? 2025-02-26
- 过年期间大鱼大肉吃多了,如何缓解不适呢? 2025-01-21
- 术后为什么要早期下床活动呢?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