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腰痛”。然而,即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没有人愿意一上来就直接做手术。而在「腰痛」的保守治疗中,佩戴「腰围」(也有人叫它护腰或腰托),是重要措施之一。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这个看似简单常用的「腰围固定」,其实隐藏着一些「坑」,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腰围的使用攻略。主要是以下2个方面:
(1)减轻腰椎的承重负荷平时,我们身体的重量和运动的冲击力,都是被脊柱的骨头和腰背部的肌肉承担的。当腰围的高度足够高时,身体的重量和运动的冲击力,就会有一部分通过“肋骨→腰围→骨盆”传递而被分担走。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腰部肌肉、腰椎间盘、被压迫神经根以及腰椎小关节等受到的各种外力,从而缓解炎症和疼痛,为机体的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2)限制腰部活动,增加脊柱稳定性足够高度和硬度的腰围,可以对腰椎达到很好的限制和固定效果,减少腰部向前弯曲、后伸以及侧方弯曲等活动。以此,减少了各种活动对腰部肌肉的刺激,小关节间的磨损,椎间盘的进一步压迫,以及对受压神经根的进一步刺激,从而达到了减轻腰部疼痛的效果。
哪些人适合戴腰围?
(1)腰椎骨折等急性外伤,急性腰扭伤的患者;
(2)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等疾病患者,疼痛急性发作时;
(3)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患者,尤其是疼痛急性发作时;
(4)腰椎手术后,需要早期康复锻炼的患者;
(5)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如长途车司机,以及经常长时间做手术的外科医生和护士。
戴腰围,有哪些讲究?
(1)急性期(一般4周内)或术后3周内,遵医嘱严格佩戴,不要随意摘下无论是手术后,还是急性腰扭伤,在早期炎症反应较重时,腰围一定遵医嘱严格佩戴,有时即便睡觉都要戴着,以防止急性期腰椎进一步损伤。
(2)急性期过后,工作时佩戴,躺下时摘下急性期过后,如果需要继续佩戴腰围加强保护,一般都只是在工作、活动或者如坐车这样需要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时需要佩戴腰围。
而在平时休息不动,尤其是睡觉时,一定注意摘掉腰围,让腰背部肌肉开始接受外力的刺激,并主动的循序渐进的开始恢复活动和锻炼。
(3)急性期过后,要刻意进行腰背肌锻炼即便只佩戴4周的腰围,也会引起腰背部肌肉力量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患者需要刻意的进行腰背部肌肉力量锻炼,至少抵消佩戴腰围带来的肌肉力量下降。
什么时候可以完全不戴腰围
腰椎手术后的患者,因为具体手术损伤各有不同,什么时候彻底摘掉腰围,一定要严格听手术医生的,不能一概而论。而对于其他原因腰痛需要戴腰围的患者,应该在急性期过后,在腰痛等不适症状缓解后,开始循序渐进的每天减少佩戴腰围时间,逐步去掉护腰带,恢复腰部的正常活动,一般腰围使用时间为4-6周。
- 上一条:这些动作老年人要避免
- 下一条: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 骨一科大讲堂 2025-03-31
- 牵引术的健康指导 2025-03-02
- 膝关节炎疼痛止疼药物怎么吃 2024-12-28
- 骨折手术的患者如何饮食 2024-11-30
- 骨折手术的患者如何饮食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