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收到一个与“百日咳”用药相关的咨询,患儿家长描述了确诊“百日咳”的曲折经历,让我对“百日咳”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疾病增加了一份关注,今日就和大家聊聊它。
随着百白破疫苗接种的普遍实施,百日咳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似乎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也时有发生,由于这种疾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需引起注意!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病程可迁延数月。
01 百日咳流行病学
人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感染宿主,任何年龄都可以罹患百日咳,人群普遍易感,小于6月龄婴儿发病率较其他年龄组明显高。家庭内成人患者和潜在感染者是儿童百日咳的主要传染源。百日咳鲍特菌可以在人的鼻咽部密集聚集,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病原菌随飞沫可以迅速传播,易感者吸入带菌飞沫而被感染。
02 患者吸入含有百日咳鲍特菌的气溶胶后,百日咳鲍特菌吸附到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进行增殖,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潜伏期2-21天,一般为7-14天)后,进入典型百日咳的3个临床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病程约6-12周,部分病例可以更长。
03百日咳治疗
百日咳的抗菌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疗效与用药早晚有关,卡他期应用可以减轻甚至不发生痉咳,进入痉咳期后应用,则不能缩短百日咳的临床过程,但可以缩短排菌期及预防继发感染。
绝大多数患儿治疗1个疗程即可。新生儿由于使用红霉素有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风险,故不推荐使用,可使用阿奇霉素,其他患儿推荐应用红霉素,另外3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根据依从性和耐受性酌情选用。
近年国内有报道百日咳鲍特菌耐红霉素比例较高,临床使用红霉素静滴近1个疗程症状仍无改善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复方新诺明3-5天,但2个月以下的婴儿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患者禁用。
百日咳最大的困扰是频繁剧烈的咳嗽,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干预措施,可结合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地进行对症治疗。
百日咳是一种传染病,如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者,呼吸道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5天,若没有进行有效抗生素治疗,呼吸道隔离至起病后21天。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激(如运动、大哭、大笑、温度突然变化等)诱发患儿痉咳,可进食富含维生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另外,接触患儿的家庭成员可以预防性服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 上一条:真正有效的防蚊止痒方法,教你一次搞定
- 下一条:满满干货!过敏性鼻炎用药小科普来啦!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你了解吗? 2025-04-24
- 儿童使用益生菌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说补就补! 2025-04-24
- 药疹,不容忽视的用药“警报” 2025-04-02
- 餐后低血压:被忽视的隐形健康杀手 2025-04-02
- 节后“富贵病”---警惕痛风急性发作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