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现
1、度使用( excessive相use),通常表现为在使用网络时会忘记时间或者忽现略其他事情,致使上网时间长度超过预期。
2、戒断反应( withdraw),表现为当无法应用网络时出现易怒、紧张或抑郁的特征;耐受
3、增加( tolerance),表的现为不断追求更长的网络应用时间,更换更好的电得脑设备,安装更好的软件等。
4、负性后果( negative repercussions),通常表现为好争论、说谎、成绩下降、社会退缩以及易疲劳等。
二、网络依赖的危害
网络依赖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极大损害。其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结论,网络依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沉溺于网络一般会伴随着长时间的连续上网这一过程中,个体的新陈代谢、生物节律、饮食习惯都遭受破坏,进而容易导致体质下降。研究发现沉迷网络的人容易表现出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等特征。并且,这一影响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尤为严重。
2.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由于上网活动更多在于人机互动,导致个体对现实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它会导致个体对亲友冷淡,对周围日常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家庭关系紧张等后果。同时,过度沉溺于网络提供的虚拟角色往往容易导致迷失自我,导致对现实中的自我缺少正确的认识,进而诱发多种心理问题。
3.影响学业和工作成绩
长时间的网络使用必然挤占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时间,降低人们对学习和工作兴趣下降,进而影响学习和工作成绩。沉迷网络也是造成大中学生成绩下滑、辍学、肄业和无法按时毕业的主要原因。
4.诱发青少年犯罪
网络应用不是免费的,尽管网络的很多内容是免费的。很多网络行为(比如网络游戏)都需要大量的金钱付出。如果在正常渠道无法满足青少年对上网的金钱付出时,就可能诱发他们采取非法的手段获取上网需要的费用。
三、心理特征
1、奖赏寻求增加
奖赏系统在成瘾的形成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与传统成瘾个体在奖赏寻求上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出奖赏寻求增加、耐受性增强、戒断反应和躯体症状等临床特征。在以网络游戏成瘾个体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网游成瘾被试表现出更高的奖赏寻求特征,而对惩罚却更不敏感。同时,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快感会增强个体玩网络游戏的欲望,进而驱动个体发展到成瘾状态。
2、冲动控制能力下降
成瘾的核心要素是人们对自身冲动控制能力的降低。有效的冲动控制能力会促使个体抑制自身的上网冲动,制止过度的网络使用,进而达到远离网络依赖的结果。但大量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个体表现出行为控制能力受损的特征,这与对传统成瘾类型的研究是一致的。网络依赖个体无法对上网冲动产生足够的控制力,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相反,他们容易被网络的某些特征吸引,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而反过来,上网产生的快感会而进一步削弱网络依赖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控制能力然后去进一步追求网络所带来的快感。于是,最终更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决策能力受损
决策过程是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人们通常认为如果让网络依赖的个体注意到自身的上网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危害会帮助其走出困境。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网络依赖个体不去考虑过度沉溺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网络依赖的个体决策能力受损。在做决策时,他们不能很好地考虑现有的条件和结果,进而权衡利弊做出选择。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宁愿选择当前即刻能够满足的短暂快感,也不愿为长远的大的收益而等待。对网络依赖个体来说,上网行为可以迅速给他们带来快感和满足;相反,他们通常不选择为学业成绩、人际关系、
事业发展等长远目标而努力。
四、预防小技巧
1、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2、 转移注意力,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
3、给予心理疏导,鼓励多与他人交流
4、断网
- 呼吸暂停,你中招了吗 2023-11-01
- 认识双相情感障碍 2023-09-30
- 睡眠卫生小知识 2023-08-31
- 抑郁问题,我们应该重视 2023-07-31
- 购物成瘾也是病?和赌博、酗酒一样,你需要专业心理治疗 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