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 一直陪伴在身边
麻醉医生是谁?他做了什么?也许只有在手术室才能见到他,打了一针麻药,吸了点迷药,就让人睡着了,也就几分钟的事。他们总带着口罩,已经记不清面容了。似乎麻醉医生和他的工作,离每个人的生活很远,印象中他们就仅在手术室里,只是个模糊的身影,其实麻醉一直陪伴在医疗生活中,也许就在您的身边。
说起中国最知名的医生,华佗当属第一。他有很多高超的医术传奇,其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麻沸散,安全无痛的麻醉了病患,使其顺利的完成了开腹手术。但具体手术做了什么?历史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也不是很重要。因为远古时代,是个屠夫剃头匠什么的,刀法纯熟的人都会做手术,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手术就行,要不病患可受不了疼痛的折磨,这种只重速度毫无质量可言的手术,就是无麻醉时代的困境。无痛麻醉这种现代医学技术,只有在华佗之后1600多年后,才得以重新实现,在华佗那个时代能实施麻醉,不能不说是令人感叹的奇迹,华佗正是首位麻醉医生,并因麻醉才为人们世代所铭记。也因为有了麻醉。玩刀的医生才与屠夫剃头匠们,划开了界限,走上日益安全舒适的科学之路,建立起现代医学的象牙塔。
无独有偶,欧美国家设立的国家医师节,是每年的3月30日。因为1842年3月30日这一天,美国佐治亚州麻醉医生克劳福德-隆(Dr.Crawford W. Long)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从此人类进入现代麻醉医学时代。为此美国国家立法设定了国家医师节加以纪念。因为没有麻醉之前的手术,与酷刑无异,也没法细研手术技术,也因为有了麻醉,手术才变成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细技术工作。在病魔痛苦折磨的面前,人才有了人的尊严,可以体面去治疗。
消除疼痛只是麻醉工作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患者术中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手术中的各种风险,总是不期而遇,考验着麻醉技术。因为手术的分工,术者治病,麻醉保命。越是危重的患者,或是复杂的大手术。麻醉的工作就愈重要。为了术中安全,一代代麻醉医生的传统,就是分秒时刻紧盯自己的患者,及时观察判断问题,必要时控制气道,支持呼吸辅助循环等等,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直至手术结束以后,患者完全安全了。麻醉医生为此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才使麻醉更加安全平稳。麻醉医生最早常规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发明血气机,使用肌松药,成立ICU(重症监护病房)最早的科室。麻醉的经验还扩展到其他科室的工作中。比如每一位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通过观测,新生儿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即对刺激的反应)、外貌(肤色)、呼吸来评定有无窒息情况,就是麻醉医生受观察麻醉患者状况时受到的启发,制定的评测标准。现在每位在医院出生宝宝,初生的第一次打分考卷,麻醉医生可是出题老师呦。还有监护支持,重症救急也是麻醉技术的长处。现在由麻醉医生开创的监护支持技术,如气道管理,呼吸机支持,体外循环等技术也快速扩散到手术之外的其他科室,相互促进了ICU,急诊科、呼吸科等等整个医院急救监护体系的技术水平提升。
现在麻醉技术不仅能满足手术安全舒适的要求,也迅速渗入到医疗活动的方方面面。医疗过程中,需要舒适化的,消除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病痛,以及精细操作制动,危重监护救治等等,都需要麻醉的参与,如无痛舒适牙科治疗、无痛胃肠镜手术、无痛支气管镜检、无痛分娩镇痛、无痛宫腔镜镜检、小儿磁共振检查镇静、无痛取卵、睡眠治疗、气管插管、ICU急救、术后镇痛、癌症镇痛等等。麻醉医生也是医疗舒适化,加速康复外科的积极推动者。
时至今日,麻醉医学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基石,更成为现代医疗活动高质量运作的主体和框架,影响并提升医疗活动的安全与舒适。也许多次来过医院的患者们,从未走进过麻醉科的大门,但就在大型优秀医院舒适高效的医疗服务背后,麻醉医学则早已一直默默陪伴守护在广大患者的身边。
敬畏生命,关注麻醉,2021年3月29日-4月4日,第三届中国麻醉周,科普宣传活动,欢迎您的参与,您的关注。
麻醉医生是谁?他做了什么?也许只有在手术室才能见到他,打了一针麻药,吸了点迷药,就让人睡着了,也就几分钟的事。他们总带着口罩,已经记不清面容了。似乎麻醉医生和他的工作,离每个人的生活很远,印象中他们就仅在手术室里,只是个模糊的身影,其实麻醉一直陪伴在医疗生活中,也许就在您的身边。
说起中国最知名的医生,华佗当属第一。他有很多高超的医术传奇,其中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麻沸散,安全无痛的麻醉了病患,使其顺利的完成了开腹手术。但具体手术做了什么?历史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也不是很重要。因为远古时代,是个屠夫剃头匠什么的,刀法纯熟的人都会做手术,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手术就行,要不病患可受不了疼痛的折磨,这种只重速度毫无质量可言的手术,就是无麻醉时代的困境。无痛麻醉这种现代医学技术,只有在华佗之后1600多年后,才得以重新实现,在华佗那个时代能实施麻醉,不能不说是令人感叹的奇迹,华佗正是首位麻醉医生,并因麻醉才为人们世代所铭记。也因为有了麻醉。玩刀的医生才与屠夫剃头匠们,划开了界限,走上日益安全舒适的科学之路,建立起现代医学的象牙塔。
无独有偶,欧美国家设立的国家医师节,是每年的3月30日。因为1842年3月30日这一天,美国佐治亚州麻醉医生克劳福德-隆(Dr.Crawford W. Long)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第一例乙醚全麻。从此人类进入现代麻醉医学时代。为此美国国家立法设定了国家医师节加以纪念。因为没有麻醉之前的手术,与酷刑无异,也没法细研手术技术,也因为有了麻醉,手术才变成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细技术工作。在病魔痛苦折磨的面前,人才有了人的尊严,可以体面去治疗。
消除疼痛只是麻醉工作的一部分,为了保证患者术中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手术中的各种风险,总是不期而遇,考验着麻醉技术。因为手术的分工,术者治病,麻醉保命。越是危重的患者,或是复杂的大手术。麻醉的工作就愈重要。为了术中安全,一代代麻醉医生的传统,就是分秒时刻紧盯自己的患者,及时观察判断问题,必要时控制气道,支持呼吸辅助循环等等,维持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直至手术结束以后,患者完全安全了。麻醉医生为此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才使麻醉更加安全平稳。麻醉医生最早常规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发明血气机,使用肌松药,成立ICU(重症监护病房)最早的科室。麻醉的经验还扩展到其他科室的工作中。比如每一位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通过观测,新生儿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即对刺激的反应)、外貌(肤色)、呼吸来评定有无窒息情况,就是麻醉医生受观察麻醉患者状况时受到的启发,制定的评测标准。现在每位在医院出生宝宝,初生的第一次打分考卷,麻醉医生可是出题老师呦。还有监护支持,重症救急也是麻醉技术的长处。现在由麻醉医生开创的监护支持技术,如气道管理,呼吸机支持,体外循环等技术也快速扩散到手术之外的其他科室,相互促进了ICU,急诊科、呼吸科等等整个医院急救监护体系的技术水平提升。
现在麻醉技术不仅能满足手术安全舒适的要求,也迅速渗入到医疗活动的方方面面。医疗过程中,需要舒适化的,消除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病痛,以及精细操作制动,危重监护救治等等,都需要麻醉的参与,如无痛舒适牙科治疗、无痛胃肠镜手术、无痛支气管镜检、无痛分娩镇痛、无痛宫腔镜镜检、小儿磁共振检查镇静、无痛取卵、睡眠治疗、气管插管、ICU急救、术后镇痛、癌症镇痛等等。麻醉医生也是医疗舒适化,加速康复外科的积极推动者。
时至今日,麻醉医学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基石,更成为现代医疗活动高质量运作的主体和框架,影响并提升医疗活动的安全与舒适。也许多次来过医院的患者们,从未走进过麻醉科的大门,但就在大型优秀医院舒适高效的医疗服务背后,麻醉医学则早已一直默默陪伴守护在广大患者的身边。
敬畏生命,关注麻醉,2021年3月29日-4月4日,第三届中国麻醉周,科普宣传活动,欢迎您的参与,您的关注。
- 老年人术后谵妄:不可忽视的“术后迷雾” 2025-05-01
- 手术麻醉中的“隐形安全卫士”: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 2025-04-01
- 手术室里的“隐形守护者”:体温监测 2025-03-02
- 手术室里的“大脑侦探”:BIS监测 2025-02-27
- 为什么麻醉手术后回病房不让枕枕头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