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是否意识到糖尿病的危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的思想压力等等正在引导着糖尿病侵犯我们的身体。
糖尿病病因复杂,致病因素也很多,现代对糖尿病的研究还没有很透彻,多数医学专家认为以下几种人可能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家族有糖尿病的人:目前认为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代谢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有很大占比,如果在直系亲属中有人患1型糖尿病,患上1型糖尿病的概率将大大增高。2型糖尿病也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糖尿病患者的亲属中,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而且,家人、夫妻之间因为饮食习惯相近等原因,导致发生糖尿病的家庭聚集性也明显增高。
2.肥胖的人:肥胖是指脂肪细胞数量过度增加,机体将过多摄入的能量以体脂的形式储存,造成总体脂或局部体脂增多及分布异常。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病。肥胖、特别是腰腹肥胖,是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糖尿病的一大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在肥胖人群中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相比健康人群显著增高。轻、中、重度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5、10倍。
医学界把肥胖伴有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称为死亡五重奏。这可怕的五重奏可能是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
3.不爱运动的人:全方位高度现代化的生活、长时间从事电脑工作很少身体活动,看手机、看电视不爱身体运动,还有长时间坐着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已经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平常不运动的人群中更加普遍。而且,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不爱运动,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4.饮食不健康的人:喜欢高能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偏爱各种加工食品,都可以升高血糖,引起血糖波动、肥胖等问题,继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5.其他: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前一切正常,怀孕后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的孕妇中90%以上是这样的情况。
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产后都可以恢复正常。但是以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会比普通人增高。
还有有高血压、血质紊乱等其他情况: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互为风险因素,患有其中一个疾病,另一个的患病风险都会增大。
应对糖尿病,预防最重要。
如果你有以上几方面情况,可以从这些方面改变,从现在就开始!
1.健康饮食:预防糖尿病,一定要管住嘴。适当的热能摄入,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充足的维生素。糖尿病饮食就是健康的饮食方式。根据自己的情况,均衡营养,把握好控制总能量的原则。
2.增加体力活动:预防糖尿病,必须要迈开腿。
身体运动和锻炼对于预防糖尿病很重要。运动不但可以消耗多余的热能,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人们心理充实感和精神欣快感,减轻压力。运动方式以快走、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为主,同时穿插一些肌肉的训练,以帮助增进机体调控血糖的能力。每天30到6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5次或以上,坚持下去受益匪浅。
运动以保健为目的,是为了消耗热量。运动方式与运动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前提是保证安全。
3.控制体重和腰围:要注意均衡饮食,保持吃动平衡,防止和纠正肥胖。适量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高脂肪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把体重和腰围控制并长期维持正常范围内。
保持健康的BMI,最好是不低于18.5,也不高于24。同时控制腰围,女性小于85厘米,男性小于90厘米。
4.其他:避免病毒感染、控制高血压,纠正血脂紊乱。杜绝一切不良习惯,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就是戒烟限酒,均衡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
5.定期做健康体检:每半年到一年,坚持做一次健康体检。体检时要记得检查空腹的静脉血糖,有条件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情况。
早发现、早控制、糖尿病前期情况处理得当,多数是可能逆转的。
- 上一条:【优秀论文展】西安市3263例IT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 下一条:重新认识“面瘫”
- 这五大习惯让你喜提哪吒同款黑眼圈! 2025-02-27
- 体检查出脂肪肝怎么办? 2025-01-26
-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2024-12-31
- 测血压是“男左女右”吗? 2024-11-28
- 打鼾是睡的香吗? 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