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认为服药的时候多喝水不但能预防药物对身体的损害,还能促进药效,比如服用治疗感冒、发烧、结石等疾病的药物时,多喝水有着很好的效果。然而,吃药的同时是否要多喝水并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药物服用时,喝水过多不仅无益,反而会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会失去治疗作用。那么哪些药物服用时应少喝水甚至是不喝水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1.胃粘膜保护剂
这类药物进入胃内后,会在酸性条件下形成大分子胶体,在胃内形成一层牢固的保护膜,增强对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常见的药物有:硫糖铝、胶体果胶铋、枸橼酸铋钾等。服用这类药物时,如果多喝水则会使黏膜保护环境被破坏,就起不到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了。
所以服用这类药物不能喝太多水,用适量的水把药物服下就可以了,服用之后,30分钟内最好不要再喝水。
2.止咳糖浆
这类药一般比较粘稠,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咽部,减轻炎症对局部的刺激,从而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若喝完止咳糖浆立马喝水的话,在咽部的药物会被水冲淡,降低患处的药效,止咳作用就会降低。
所以服用此类药后10分钟内不要饮水,尽量服药后30分钟后再喝水。
3.口含片
此类药是含于口腔内缓慢溶解的药物,能在口腔及咽部产生局部作用,由于其缓慢地含化,使药物能较长时间停留在咽部发挥药效,一般用于局部的消炎、消毒等。如西地碘含片、草珊瑚含片等。
此类药物服用时不需要喝水,最好服药后30分钟内也不要喝水。
4.止泻药
这里说的止泻药主要是具有吸附、收敛或覆盖消化道黏膜以达到止泻效果的药物,此类药可修复消化道黏膜、吸附消化道内的气体和各种破坏物质,使之失去致病作用,之后随着肠道蠕动排出体外。如:药用炭、蒙脱石散等。
服用此类药物时,可用少量水送服,服药后30分钟内应尽量不再喝水。
5.含漱剂
此类药主要用于咽喉、口腔清洗,有去臭、防腐、收敛和消炎的作用。是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辅助治疗药,这些药不能吞下。
所以使用此类药物时,在将口腔内的药物完全清洗干净之前不要喝水。
6.舌下含服药
此类药是由舌下静脉吸收的,不能直接吞下。如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药物: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等。
服用此类药时不需要喝水,最好在药物完全含化溶解后的30分钟内不要喝水。
7.苦味健胃剂
此类药是利用药的苦味,通过舌头的味觉感受器,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如果多喝水,会冲淡苦味而影响药效。比如复方龙胆酊、龙胆酊等。
所以服用此类药物不宜喝水过多,并且服药后也不要漱口。
8.抗利尿剂
此类药物服药期间应限制饮水,否则可能会引起水潴留或低钠血症及其并发症。如加压素、去氨加压素等。
总之,服药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患有严重心脏病、肾病者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服药喝水的量也因人而异,必要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
- 上一条:宝宝咳嗽,止咳药别轻易用哦
- 下一条:消化不良怎么办?药师来帮您!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你了解吗? 2025-04-24
- 儿童使用益生菌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说补就补! 2025-04-24
- 药疹,不容忽视的用药“警报” 2025-04-02
- 餐后低血压:被忽视的隐形健康杀手 2025-04-02
- 节后“富贵病”---警惕痛风急性发作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