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拉肚子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到了夏季,孩子更容易出现腹泻,吹空调、食物变质、贪凉等因素都是引起腹泻的原因。关于腹泻的一些知识,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莫要盲目着急。
1、预防和纠正脱水
①腹泻会造成人体内的水和电解质的大量流失,从患儿开始腹泻,就应该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含有氯化钾、氯化钠、枸橼酸钠、葡萄糖以及水,是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的最佳选择。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口服补液盐(ORSⅢ)为低渗配方,减少了钠和葡萄糖的浓度,能减少呕吐发生率,减少大便量,降低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且易于配制,口感儿童易于接受。
②用法用量:将一袋量溶解于250mL温开水中,随时口服。儿童开始时按照50ml/kg的量使用,4小时内服用,以后根据患儿脱水程度调整剂量直至腹泻停止。婴幼儿应用时需少量多次给予。
③注意事项:不能直接服用袋内粉末,也不能用牛奶或果汁等其他液体代替水来溶解。液体放凉后,不可直接添加热水,可隔水加热,以免改变药物浓度,影响药效。
2、对症治疗加强护理
(1)适当使用肠粘膜保护剂,常用药物有蒙脱石散
①蒙脱石散(思密达):该药是含有双八面体的蒙脱石微粉,对于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毒素有着极强的固定和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着很强的覆盖能力,不进入血液循环,不影响消化道正常生理功能,但不可长期服用,以免引起便秘。
②用法用量:空腹服用,将一袋(3g)药粉倒入约50mL温开水中混匀后服用。1岁以下儿童,一日3g;1-2岁儿童,一日3-6g;2岁以上儿童,一日6-9g;均分3次服用。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该加倍,同时,水量也应加倍。
③注意事项:不能将药粉倒入勺中加水搅拌成糊状给孩子喂下。如与其他药品同时服用,应间隔2小时。
(2)合理应用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
①益生菌是指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布拉氏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
②用法用量:
a.布拉氏酵母菌散:将小袋之内容物倒入少量温水或甜味饮料中,混合均匀后服下。也可以与食物混合或者倒入婴儿奶瓶中服用。三岁以上儿童:每次1袋,每天2次;三岁以下儿童:每次1袋,每天1次。
b.地衣芽孢杆菌颗粒:服用时将颗粒溶于水或牛奶中混匀后服用。儿童,一次0.5袋;一日3次;首次加倍。
c.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饭后温水服用。婴幼儿服用可将胶囊内药粉用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一日2次,每次2-4粒,重症加倍。儿童用药酌减。
③注意事项:益生菌类一般为活菌制剂,切勿置于高温处,溶解时水温不宜超过40℃;服药期间如与抗菌药物同服,应至少间隔2-3小时。
(3)补锌治疗
儿童锌缺乏很普遍,急性腹泻儿能进食后常规补充锌剂可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起到帮助作用并缩短病程。推荐对腹泻的儿童连续10天每天补充20mg锌元素,2岁以内的婴儿可连续10天每天补充10mg 锌元素。如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赖氨葡锌颗粒等。
3、控制肠道感染,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①病毒性肠炎:抗菌药物无抗病毒作用,因此病毒性肠炎不需要抗菌药物,且滥用抗菌药物会加重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
②细菌性肠炎:如黄连素(小檗碱)和黄连素类药物可作为夏季家中常备药物。尤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该药物为植物类抗生素,对肠道粘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西药类抗菌药物儿童可服用的较少,应根据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且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应用。
夏季因天气炎热干燥,不可过度贪饮凉饮,要注意饮食的各个环节及个人卫生,教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要防止蚊蝇,吃的瓜果蔬菜都要浸泡、清洗干净,给宝宝用的餐具要开水消毒。在腹泻后,应及时就医确诊。腹泻听起来病小,但过于严重将威胁我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应当注意腹泻的预防,塑造健康的肠胃。
- 上一条:疼痛治疗的常见误区
- 下一条:肠溶制剂可以掰开服用吗?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你了解吗? 2025-04-24
- 儿童使用益生菌需谨慎,不要盲目跟风,说补就补! 2025-04-24
- 药疹,不容忽视的用药“警报” 2025-04-02
- 餐后低血压:被忽视的隐形健康杀手 2025-04-02
- 节后“富贵病”---警惕痛风急性发作 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