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葡萄糖增高的原因主要有:
1.病毒感染
见于某些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特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2.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①血糖相当于脑脊液糖的1倍,如出现血性脑脊液,则使糖含量增高;
②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常损害丘脑下部,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
3.丘脑下部损害
急性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脑病、感染中毒性脑病、脑炎、脑出血(尤其是脑室出血)、弥漫性脑软化等,由于脑部弥漫性损害,常累及丘脑下部,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糖原分解,引起血糖增高,继而脑脊液中葡萄糖增高。
4.影响脑干的急性颅脑外伤和中毒急性脑干损伤和中毒,可引起脑脊液中葡萄糖增高。
5.糖尿病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患糖尿病时血糖增高,而脑脊液中葡萄糖也随之增高。严重糖尿病患者的脑脊液中可发现酮体,而且可在糖尿病性昏迷以前出现。静脉注射大量葡萄糖后,血糖和脑脊液中葡萄糖也增高。当静脉输入葡萄糖后,血及脑脊液中葡萄糖的
平衡约需1~2小时,对此类患者需同时测定血糖,以资对比。
6.早产儿和新生儿因血脑屏障通透性较高,脑脊液中葡萄糖也可增高,并无病理意义。
正常脑脊液内葡萄糖含量仅相当于血糖的50%~80%,早产儿及新生儿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故葡萄糖含量比成人高,一般认为无病理意义。葡萄糖增高见于:①早产儿及新生儿;②饱餐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③血性脑脊液;④影响到脑干的急性外伤或中毒;⑤糖尿病等。
葡萄糖降低是由于微生物对糖的消耗以及细胞对糖进行无氧酵解作用,或者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这在临床上颇为重要。常见于:①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往往低于2.2mmol/L,甚至为0)、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其糖的含量愈低,则预后愈差;②脑瘤特别是恶性肿瘤;③神经梅毒;④低血糖等。
- 上一条:尿沉渣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 下一条:真菌感染的疾病
- 口腔化脓是咋回事? 2025-04-23
- 乙肝——看不见的肝扰者,你了解多少? 2025-03-17
- 揭秘“乳糜血” 2025-02-20
- 流感高发季,发烧了就中招了吗? 2025-01-27
-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