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运动下肢易受伤
对于10岁以上的青少年,参与的运动项目有所增加,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损伤发生的部位主要为下肢,损伤的类型主要为运动损伤。
篮球运动最容易损伤的部位为腰部、膝关节及踝关节,主要原因是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场地过滑等。对于体重大、灵活性差的青少年,容易损伤膝关节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髌骨及关节软骨。由于儿童和青少年韧带的强度较骺板的强度大,踝部的扭伤还会导致胫腓骨远端的骨骺发生分离骨折,从而有可能影响肢体的生长发育。
足球运动中踝部扭伤最为常见,其次是大腿的肌肉拉伤,膝关节扭伤导致半月板、韧带和髌骨及关节软骨的损伤。
打羽毛球时由于腰部活动度大,容易发生腰部扭伤,肩部的反复摩擦可能导致肩部疼痛不适等。乒乓球运动的损伤主要集中在腰、肩、膝、踝、腕部的损伤。
对于体重较大,平时缺乏锻炼的青少年,参加每年一次的运动会时突然加速奔跑,如果出现骨盆周围的剧烈疼痛,需要怀疑髂骨的撕脱骨折,需要及时就医。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在玩耍打闹过程中发生撞击,也会导致撞击局部的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比如10岁以上的青少年常因肩部的直接撞击导致肩关节周围的损伤,如锁骨骨折和肱骨近端骨折,因此学校操场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划分活动区域,避免身高体重相差较大的儿童在课间活动奔跑时发生碰撞。
总的来说,儿童和青少年运动系统的损伤主要包括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腰部扭伤、膝关节半月板撕裂、韧带撕裂、关节软骨损伤、骨骺损伤、骨干骨折、关节脱位等。一旦儿童青少年在运动后出现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畸形等情况,需要及时到专业的小儿骨科门诊进行诊治。
开放伤口闭合伤口处理不一样
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损伤主要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二者处理原则不尽相同。
对于开放性损伤,学校和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为皮肤损伤。摔一跤,膝盖、掌心破皮了,荆棘划破手臂,锐器刺穿皮肤等。此时应当仔细观察伤口的深浅,出血的部位和量,根据轻重程度,处置方式也不同。
首先,皮肤擦伤的伤口往往局限在表皮,可能少量出血,多伴有瘀血、瘀斑,此时应立即清洗表面砂石等异物,擦干,碘伏涂抹伤处,纱布和绷带包扎,避免沾水,避免用力,修养一周可痊愈。
其次,皮肤破损的伤口深入皮下,深筋膜完整,脂肪层外露,多量出血。出现此创伤的第一时间需要远离伤害源,自行用衣物等按压创面,隔离异物进入创口的同时止血,然后尽快到学校医务室或诊所就诊,给予消毒包扎后立即转至综合医院就诊,所有开放创口需尽快注射破伤风抗体,若为动物咬伤需注射狂犬疫苗和出血热抗体等。专业医生消毒探查创口,判断是否需要缝合,并建议缝合的方式。
肌肉损伤多为玻璃和刀具等锐器损伤,从创口可看到外露的肌肉肌腱组织,可能伴有血管和神经损伤。需要立即在创口的近心端按压或包扎,立即寻求最近的校医院或诊所的帮助,行包扎后转至综合医院就诊。止血带包扎部位为上臂或大腿的近端,必须标记开始时间,一次应用最多不能超过90分钟,若需继续应用,需放松15分钟后再次包扎并计时。止血带应用不当可能造成肢体缺血坏死,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请同学和家长们警惕。
若开放创口深达骨骼,多为高能量损伤,如运动过程中高速撞击、高处坠落等,此时最重要的是判断颅内、胸腔内、腹腔内是否有危及生命的脏器损伤,躯干和四肢的创口予以包扎,骨折部位予以固定,谨慎应用止血带。
浅表的闭合性损伤多表现为皮下或肌肉间的瘀血和血肿,如最常见的扭伤,需至综合医院行X线、彩超或CT、核磁等检查,除外骨折或合并损伤。受伤后应静养,避免负重用力,48小时内局部给予冷敷,48小时后给予热敷,可选用石膏固定1~2周,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局部的损伤可能进一步导致感染,此时需警惕,如果出现受伤部位的疼痛红肿伴有发热,需立即到医院就诊,由于损伤导致感染需要手术及抗感染治疗。
运动过程中摔伤后无破损,但出现肢体畸形,严重的肿胀疼痛,可能为闭合性骨折。此时需要临时夹板固定,到专业的医院就诊,轴线良好给予石膏固定,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儿童骨骼发育未成熟,特殊部位的骨骼损伤可能引起发育障碍,导致肢体畸形,应引起同学和家长们重视,请到专业的儿童骨科诊治。
急性损伤时牢记“RICE”
对于急性损伤一般可采用RICE疗程,即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冰敷一般可持续48小时以减轻水肿,然后逐渐停止,同时可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有助于止痛消炎,比如布诺芬。
在治疗前必须要确定诊断无误,骨或关节的压痛部位应该拍摄X线片或者行进一步检查以确诊,比如CT和核磁。
受伤比例及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变大。儿童受自身因素(速度、体重等)所限而不易造成严重损伤。小学阶段儿童的平衡能力差,容易跌倒,可能因此造成骨折。对于儿童的运动创伤引起的骨折一般可以采用全麻下手法整复,经皮骨折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手术方式属于微创治疗,创伤小、瘢痕少、康复快,而且儿童是在全麻下进行,不会承受手术带来的疼痛,这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现在这种治疗已成为儿童创伤骨折的主流治疗方式。
青少年的运动损伤主要是关节损伤,青少年的肌肉迅速增强,同时体育活动增加,容易在运动中造成损伤,尤其是关节内的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和撕脱骨折等。对于这类损伤如果病情严重,远期会影响关节功能时则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关节内的损伤,手术方式一般选择关节镜治疗。关节镜同样属于微创治疗,在关节镜的辅助下进行韧带修复及骨折复位,这样就避免了手术刀口和瘢痕给患儿和家长所带来困扰。
骨骼发育离不开户外运动
钙、磷、镁等微量元素是骨骼发育所需的基石,在均衡饮食的前提下,儿童可适量增加奶制品、精肉、海产的比例,为骨骼发育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维生素D是骨骼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其来源为紫外线照射合成以及经口摄入。但是由于小学生们户外活动时间有限,加之北方冬季漫长、光照贫乏,经由紫外线照射合成往往满足不了机体所需。如果维生素D缺乏,大量补钙不但没有效果,更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儿童有必要服用一些维生素D补充剂,而能够做到均衡饮食的儿童往往无需额外补充钙质。此外,适量的体育运动非常必要,一方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灵活性,减少受伤几率,另一方面促进钙质的吸收,刺激骨骺的发育。因此,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学习再忙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运动。
预防应先于治疗
大约3000万儿童和青少年参加了在校外举办的体育活动,720万人参加了高中体育活动。家长们想知道体育活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但是通常儿童与青少年运动相关损伤的预防落后于治疗。运动损伤预防要从学校、家庭以及个人三个方面去落实。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性对待,避免出现恶意犯规事件。教师要注重对青少年体育训练项目中比赛规则的讲解,引导青少年在开展体育运动时运用正确安全的体育运动技能动作,从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体育训练前做好准备良好的准备工作是维护体育训练正常进行的基础。因此,要有效预防体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教师应重视体育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展体育训练前,教师要定期检查体育训练场地以及体育训练运动设施,并对其进行定期地保养与维护。教师还要指导青少年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对于不同天气,教师还要制定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在开展体育训练前,教师要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让青少年适应体育训练项目,除了一般的有氧运动,建议有针对性的运动专项调理,让青少年的身体快速地进入到运动状态,以防止特定运动的伤害,例如参与投掷运动时应加强伸展肩部和上肢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及监护人在避免运动损伤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参与运动前的身体评估,对于学生是否患有哮喘、糖尿病、运动系统疾病及治疗史,家长应当在运动前及时告知学校和教练。同时对于评估先前疾病带来的风险是否消除,如骨折和扭伤,需要家长参考专业医疗人士的意见。家长也应初步学习营养学知识,了解如何科学补充营养以帮助孩子更快地恢复并提高身体机能。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儿童和青少年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运动不仅对孩子身体发育有利,而且还会帮助孩子养成坚强、自信、勇敢的好品质,学习与同龄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家长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孩子的兴趣兴趣很主要,它会引领孩子的专注力,进而有更多的热情和更长久的坚持。每个人对运动项目的喜好是不同的,比如男孩子更喜欢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女孩子可能更多地喜欢跑步、健身操、舞蹈等。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运动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青少年运动应当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目的,给孩子多选择几项运动,进行交叉性锻炼,防止身体各个部位发育的不匀称,让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孩子的年龄段一般10岁以下的孩子适合选择非身体对抗性的运动,比如跑步、跳绳、踢毽子、舞蹈等。主要是锻炼孩子的心肺功能,不要强求运动技术水平和结果。10岁以上的孩子心智略为成熟,可以选择趣味性更高、体能要求更强的团体性、竞技性的运动,如足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运动。青春发育初期的体育锻炼应当以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为主,比如武术、街舞、乒乓球等。青春发育中期体育锻炼应当以速度为主,如短跑、足球、游泳、羽毛球等。青春发育后期体育锻炼可增加速度、耐力、力量的练习,如篮球、排球、攀岩等。
孩子的体质情况体重偏大的孩子灵活性及协调性稍差,应以有氧、非身体对抗性运动为主,在燃烧热量、减轻体重的同时也可避免出现运动系统损伤,比如慢跑、游泳、乒乓球等。如果孩子的生长发育正常,体态匀称运动灵活,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项目,如篮球、网球、足球、骑自行车等。如果孩子的体质较弱,既往有较为严重的系统疾病,或有运动系统损伤病史,要遵专业医生医嘱及指导,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育锻炼,从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开始,如散步、慢跑等,既可以增强体质,还可对治疗某些慢性疾病起到促进作用。
- 上一条:春天到,孩子运动要防受伤
- 下一条:“夹竹桃”花很美丽,全株却有剧毒
- 蛇咬伤了怎么办? 2020-05-27
- 为什么摔了一跤,到医院要做CT? 2020-04-26
- SARS又来了么? 2020-01-09
- SARS又来了么? 2020-01-09
- SARS又来了么? 20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