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由一组中文名称为“人乳头瘤病毒”(英文 human papilloma virus 简称 HPV)感染而引起的病变。
HPV 这个家族包括了 100 多个成员(亚型),有 30 多种 HPV 亚型与宫颈感染和病变有关。 根据其致病力的大小,HPV 又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低危型的 HPV 亚型主要由 HPV6, 11, 40, 42, 43, 44, 54, 61, 70, 72, 81, 108 等亚型组成,主要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疣类病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与宫颈癌联系相对没那么密切;高危型的 HPV 亚型主要导致宫颈癌的发生。70% 以上的宫颈癌是由于感染 HPV16 和 HPV18 这两个亚型后导致的。 除了 HPV16 和 HPV18 作为首恶之外,31, 33, 35, 39, 45, 51, 52, 56, 58, 59, 68, 73, 82 等亚型也与宫颈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同属高危型 HPV。
HPV 感染之后是不是一定会发生宫颈癌呢? 绝大多数女性的 HPV 感染为一过性,80% 的感染者会在 8~12 个月内自然清除。但仍有 10%~15% 的患者持续感染,进而可发展为宫颈癌。 因此,对于一过性 HPV 感染,通常不需要治疗,只有持续性 HPV 感染才考虑治疗。
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通常与以下行为有关:
1. 性行为 性行为是促进 HPV 感染及宫颈癌发病的最重要的因素。性行为直接为患者提供了接触到 HPV 的机会,高风险的性行为包括: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侣及初次性生活年龄过小。
2. 个体免疫力 个体免疫力低下是促进 HPV 感染的重要因素。机体免疫缺陷使患者不能及时清除已感染的 HPV,增加了 HPV 持久感染的可能性。
3. 年龄 年龄是促进 HPV 感染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处于结婚年龄阶段及第一次生育年龄阶段的女性更易感染 HPV,以 35-44 岁年龄群体的 HPV 感染者数量最多。
二价宫颈癌疫苗是针对 HPV16 和 HPV18 两个亚型预防,HPV16 和 HPV18 在所有引发宫颈癌的 HPV 亚型中占了 70% 以上的份额,接种了二价宫颈癌疫苗,女性同胞们今后患上宫颈癌的风险可大大减少。
四价宫颈癌疫苗是在 HPV16 和 HPV18 二价苗的基础上,增加了 HPV6 和 HPV 11 二种 HPV 低危型亚型。四价宫颈癌疫苗不但可减少宫颈癌的风险,还可以预防男女性常见的性病皮肤病,预防作用更加广泛。
九价宫颈癌疫苗,更是在四价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属于高风险组的 31、33、45、52 和 58 五种 HPV 亚型,是迄今为止功能最强大的宫颈癌疫苗。
打了疫苗就不会得宫颈癌吗?
应用疫苗大大减少了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因为还有一部分宫颈癌可能是别的因素引起的。 因此,即使接种了 HPV 疫苗,妇女同胞们也应该按照正规的宫颈癌筛查策略,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
二价与四价 HPV 疫苗适用人群。
二价疫苗在中国注册,适用于 9 岁~25 岁的女性群体,完成整个免疫程序共需接种三针,分别在第 0、1、6 个月。
四价疫苗在中国注册,适用于 20 岁~45 岁的女性群体,完成整个免疫程序共需接种三针,分别在第 0、2、6 个月。 相对于二价疫苗,四价苗适用于处于生育年龄阶段女性更大的群体,而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也是宫颈癌进入高发的阶段。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留置导尿管的日常护理
- 前列腺健康知识 2023-12-25
- 活动有方、五脏自合 2023-11-27
- 精索静脉曲张 2023-10-31
- 输尿管结石手术动画演示 2023-07-31
- 人体泌尿系统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