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胆囊结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顾名思义,所谓药物性结石就是指由某些药物导致的位于胆囊内的结石,这些致结石性药物主要有以下 5 种:
1.雌激素:如避孕药。雌激素能直接影响肝胆功能,可使胆汁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同时影响胆囊的收缩和排出胆汁的功能,从而可形成胆结石。
2.头孢曲松:应用头孢曲松后发生可逆性胆汁淤积症状,原因是进入到胆汁中的头孢曲松代谢物钙盐易沉淀在胆囊中,成为“结石核”,诱发胆石症。
3.非甾体类抗炎药:因其代谢物经过胆囊排泄,故可在胆管中形成结晶(即结石前体)。
4.潘生丁(双嘧达莫):该药绝大部分从胆汁排泄,长期服用潘生丁可形成不溶性物质,沉淀于胆囊胆汁中,促使胆石形成。
5.全胃肠外营养药:由于应用场外营养药物者大多胃肠道功能差,胃肠道缺乏食物刺激,导致胆管收缩不良致使胆汁淤积,长期应用后可发生胆汁淤积和胆石症。
在日常超声检查时,发现胆囊结石时要考虑到药物性假性结石的可能,问询其药物使用情况,对于无法排除药物性假性结石的患者,应嘱其近期复查,告知其此结石可能会自行消退的后果。
- 上一条:没有了
- 下一条:结肠癌的预防措施
- 胆囊炎,应该怎么吃? 2025-04-30
- 关爱女神,“乳”比美丽 2025-03-08
- 揭开肝囊肿的面 2025-02-28
- D-二聚体结果代表什么 2025-01-31
- 阑尾小课堂开课啦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