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第二轮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扩围通气会已经召开完毕。此次参加的则是第一轮4+7中所有25个品种的原研及过评厂家代表,不仅限于之前的中标企业和落标企业。这意味着,4+7正式全面扩围了!
原本4+7集采属于一个试点政策,之后的发展有两种路径:第一个是试点区间不变先增加集采品种;第二个是品种不变先扩展变成全国采购。
目前看起来,决策层对4+7的效果比较满意,正式采用第二种方案,集采范围直接拓展全国!
这对医药行业带来几个趋势性的影响:
1、有序竞争,保证产能
从受邀的代表是所有25个品种的原研及过评厂家的代表就可以看出:
第一、再给这些入围企业一次机会,采用政策微调,合理分配市场的办法,而不是之前的办法造成了事实上的一家垄断,接近独占市场,其他企业只能喝口剩汤。
第二、把入围符合条件的企业都纳进来,为生产和供应更多保障,一些生产线可以满负荷运转,一些生产线可以低负荷生产,保持有序供应,合理竞争。避免3、5年之后市场上只有少数企业,而进行垄断提价。
第三、避免出现中标企业产能不足,不能满足供应的情况,例如之前河北跟标4+7就发生中选厂家BMS的福辛普利由于产能问题而临时紧急增加供应商。
因此本次会议中产能调查就是一个重点议题,药品供应保障问题事关重大。因为一旦无法保证产能,那么即便是独家中标,企业也无法按照原有约定获得足额的用量需求。
根据会议纪要,产能调查要求:需说明原料药来源(重要),怎样才能保证产能足够,实际供应量应超过月定量(考虑到在协议周期内已完成约定量)配送企业要保证供应,质量要保证。中选企业需每月报库存。如何保障产能,联采办将会有统一的办法,比如调查产能、企业填报、动态监测、紧急预案或将会在后续出台办法。
2、全国惨烈竞争,重大利空
明确扩展全国,换句话说以后所有二三百个品规,都会直接进行全国集采,4+7这个提法已正式成为历史!
毫无疑问,在全国市场面前,药企价格战会打得惊天动地,血海茫茫。因为已经是全国范围全面无死角,如果不中标很多企业只能等待死亡。
之前4+7的时候,还有很多药企自作聪明,不参加一致性评价,对集采无所谓,认为可以布局非4+7地区,现在要全部傻眼了!
所以,药企只剩下华山一条路,必须往死里争取,可预见这是一轮异常惨烈的竞争,对全国仿制药企业而言都是重大利空!
此外,除了全国集采,各种联盟采购、跨区域联合采购形式也开始频繁出现,比如三明联盟、京津冀、广东省内三大平台,都形成各自向外扩张的趋势、深圳GPO覆盖省内14市,也向黑龙江、广西、新疆等地发展。
因此在全国采购和各种联合采购多重夹击下,药企只有真刀真枪杀出一条血路才能立足市场,没有退路。
3、降价仍是主旋律
对于未来中标企业,即使占有全国市场份额,销量增长,但是价格也很可能被打压到几乎无利可图。因为在集采招标以量换价的逻辑下,利润较大的品种必然要经历厂家之间集体压价,也就形成一种“发动群众斗群众”的博弈困局。
目前看来,只有原料药一体化的企业才会获益,例如京新药业,华海药业,海正药业,齐鲁制药可能会有规模获益。
根据会议纪要,虽然中选规则不过度追求降幅,没有降幅要求,但是已经明确两道价格作为限价:
一是4+7中选价格(可差比、包括剂型、规格、包装);
二是本品在全国的省级地板价(最低价),地级市、单体医院的价格不参考。也就是说,这两条红线就是价格天花板!
- 上一条:西北首台脑卒中急救CT车落户西安国际医学中心
- 下一条:温情照顾让生命之花绽放
- 偏头痛诊断 2025-04-30
- 颅内动脉瘤定义 2025-03-31
- 延髓梗死临床表现 2025-02-28
- 什么是吉兰-巴雷综合征? 2025-01-31
- 心房颤动临床表现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