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西安高新医院召开了2017年第一次多重耐药菌联席会议。会议由感染办组织,许瑾主任主持,马庆久院长,药剂科、微生物室及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等参会。会议通报了2017年第一季度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同时对出现的4例耐碳青霉烯肠科杆菌(CRE)、多重耐药菌较集中的科室进行分析。
会上,神经外科张昌荣主任就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及神经外科监护室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在脑外伤、脑出血突发情况的打击下,身体抵抗力降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加之监护室环境空间的不足,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增加,也是多重耐药菌产生的一个诱因,我们要严格执行感控措施,重视环节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神经外科张昌荣主任认真分析
骨一科副主任刘兴国也就本科室的1例CRE病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该例患者有失血性休克,手术、贫血、营养状况差、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易感因素较多,虽然多重耐药菌发生的原因很多,我们应重视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加强无菌观念的养成,严格执行手卫生。本次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感染办通过列表形式,这些患者多发生在监护室,应重视监护室的感染管理,他表示一定在科室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骨一科副主任刘兴国进行病例分析
药剂科孔发娣主任、检验科晋兴副主任、药剂科吴寅副主任也强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减少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规范的病原送检,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苏丽护士长、刘娟护士长均在本次会议上表态,监护室管理应从细节抓起,落实好各项感控措施,重视环节质量,将各项感控措施落实到位。
最后马庆久院长做了总结性发言,抗菌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耐药菌的产生就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国家卫计委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检查,旨在于合理使用,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同时要重视感染链的管理,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的控制缺一不可,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多是接触传播,重视手卫生的执行,重视无菌观念的养成、重视感控环节质量,重视培训指导、监督,重视各项工作的落实,将感控理念灌输到医院的各个角落,包括医务人员、后勤人员、保洁员、炊事员,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 眼健康教育科普馆携手航天城六小,共同助力青少年眼健康发展 2025-04-21
- 超声科周英华主任参与《关注女性·健康陕西“振兴乡村 超声赋能”大型公益活动》 2025-04-21
- 血液科加入陕西省血液病临床研究联合体 2025-04-21
- 医院参加2025年CRCC大会,推动临床试验项目合作 2025-04-21
- 医院中长期规划及2025年工作计划培训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