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血栓四项
VTE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医院内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已构成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潜在风险,成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临床上诸多科室的患者均存在VTE风险,其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一旦发生,致死和致残率高,目前在临床实践中VTE预防现状并不乐观。
新血栓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能在血栓形成的早期发生变化,早发现,早治疗,提高VTE检出率及预防率。
目前VTE风险是以评分表的形式对血栓进行风险评估,如Caprini 评分等将血栓风险划分不同等级,其次,对于血栓预防措施,分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来评估吗,均是定性指标,如何更早的诊断预防血栓发生的风险成为临床面临的问题。
新血栓四项是定量结果,可以对于有创伤性、高危年龄及外科手术人群、血栓高发人群的早期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评价以及健康人血栓风险筛查都有很大的意义。传统凝血四项、D二聚体等检测方法,无法提前预测或检测血栓形成前状态。新血栓四项提示开始形成,先变化,更敏感,可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凝血四项、D二聚体等提示结果,后变化,不敏感,难以早期发现。
《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诊疗专家共识》,《创伤性高凝血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等提出对于临床情况复杂的患者,推荐使用新血栓四项做早期评估;此外可结合其他凝血项目对创伤性高凝血症进行诊断、监测。
目前陕西省有多家医院已开展血栓四项,例如西安高新医院、西安交大二附院等,使用新血栓四项对血栓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及动态监测,日均检测量20-30套,有效提升了院内血栓的检出率,降低预期死亡率。
科研方面,可结合新血栓分子标志物在VTE方面应用进行研究,新业务新项目的引进与应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培养医学人才。
- 上一条:获奖喜讯!
- 下一条:输血全流程及病历规范化培训
- 小小义诊 大大爱心 2025-04-27
- 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义诊活动 2025-03-11
- 你们的满意是我们的动力 2025-02-24
- 祝你、祝我、祝我们新年快乐! 2025-01-27
- 点滴热血 汇聚大爱 2024-12-03